浏览数量: 1253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4-03-09 来源: 本站
光伏行业似乎每隔五年就遇到一个行业周期,2008年、2013年、2018年,直到今天,这个周期的特点是供应链的匹配、供需平衡问题,从而导致的价格战。而光伏人不把自己的路走死,降低成本要适可而止。
面对愈演愈烈的“价格战”,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“向山越海·WE来有光”2024晶澳生态朋友圈跨年会暨新品发布会上表示,降低成本并不是都值得大家欢喜的事情,一定要适可而止,而非无限低价,零成本、零电价,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路走死。
李俊峰还指出,目前光伏行业的恐慌氛围并非市场所致,而是自身造成的。从相关表述中可以看到,当前有部分光伏厂商深陷亏损境地,主要还是各环节厂商“降价抢单”所致。
过去的2023年,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都经历了断崖式的降价潮。多晶硅料价格由2月28日的23万元/吨高点最低跌至7月3日的6.25万元/吨,短短4个月最高跌幅达到的72.8%。其中,6月份单月跌幅最大,6月1日硅料价格还在11.7万元/吨,到6月30日已跌至6.4万元/吨,一个月内跌幅就达45.3%。
上游硅料价格大幅下跌过程中,光伏组件价格同样大幅杀跌,年初时报价还在2元/瓦,6月份跌至1.6元/瓦,9月份降至1元/瓦,其后又顺势跌破0.9x元/瓦,且在1元/瓦下方持续低位整理。
从生产成本上看,多晶硅跌至6万元/吨已抵临二、三线厂商的成本线, 而组件跌至1元/瓦除一体化厂商还有微利外,其他厂商已经陷入亏损境地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央国企的光伏组件招标中,1元/瓦的中标价貌似已成为常态。
受累于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和组件的大降价,2023年光伏行业似乎陷入“赢了面子,输了里子”的窘境。光伏装机市场大幅“井喷”,出货量暴增,部分厂商的业绩报表却远不如2021、2022年那般绚丽。
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16.88GW,几乎为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和2022年4年新增装机之和,创出了历史最好的装机量。同时,头部组件厂商2023年出货量大幅提升至60GW以上水平。
但主流光伏厂商披露的2023年业绩预报远不如预期。单晶硅片龙头—TCL中环预计,2023年归母净利42亿元-48亿元,比2022年同期减少29.60%至38.40%。表面上看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只是下滑,可通过前三季实现净利61.88亿元计算,该公司第四季度预计净亏损额将达13.88亿元-19.88亿元。
TCL中环、隆基绿能、京运通、弘元绿能、双良节能和华民股份等硅片上市公司之中,隆基绿能尚未披露2023业绩参告,双良节能实现净利同比增长后,其他硅片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均有明显滑披。爱康科技、嘉寓股份、金刚光伏和泉为科技等HJT玩家披露的2023年预期业绩,较上年同期均有明显下滑。
在公告中,相关厂商无一例外的将业绩大幅波动的“罪魁”指向了光伏行业的降价潮。对比2023年半年报、Q3财报,光伏行业的降价已快速传递到市场参与主体,且这一趋势短期内料难有明显改观。
光伏全行业大降价的深层原因不难探究,核心主题就是严重的阶段性产能过剩、史无前例的内卷。数据显示,我国硅片、硅料和组件三大制造环节的产能均达到了1000GW,而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仅为400GW左右,阶段性产能过剩问题严峻。
即便是先进的N型技术,也不再“稀缺”。2023年落地的TOPCon电池片产能达到500GW左右,刚好与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相匹配。隆基绿能钟宝申表示,TOPCon光伏电池或还没赚钱就过剩。这表明在扩产潮当中,未来TOPCon电池也存在过剩之忧。
光伏扩产潮引发的阶段性产能过剩,令全产业链深陷不能达成互信、共赢认识的“囚徒困境”。为了拿下订单,各环节厂商采取了不计成本的“跳楼大甩卖”、亏本抢订单的促销模式,拖累光伏价格一跌再跌。
从心理学角度上看,“囚徒困境”这一博弈模式下,互相“坦白”、彻底摊牌是最符合人性和商业现实的选择。因为大家都知道产能过剩,市场上供货充足,斩获订单意味着有资金回笼,提高了流动性,就增加了一个胜出的机会。
在商业社会当中,产能过剩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。从2015年我国煤炭、钢铁等行业,再到近年的房地产行业、畜牧业,我国各行各业都经历过产能过剩。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,都是交由市场自身去调整。举例来说,近几年已有近一半的房地产开发商倒下,而房地产行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。
简单来看,在阶段性产能过剩的现实下,指望各厂商之间达成攻守同盟,提高行业价格,来维持行业生态平衡并不现实。光伏行业的阶段性产能过剩、极致内卷问题,还需由市场展开优胜劣汰、去伪存真的大洗牌才能解决。只有洗牌、产能出清足够彻底,打破供大于求的生态平衡,才能恢复正常的市场定价机制。
当前的降价潮、行业洗牌,宛如离弦之箭,泼出去的水,几无回旋可能。“囚徒困境”之下,各光伏厂商要实现自我救赎,可能是华山自古一条路,打铁全凭自身硬,拼研发创新优势、成本、资金和品牌实力等“内功”,也要拼渠道、市场拓展等“外功”,熬下来、挺过去,剩者才是胜者。